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近代史所学术论坛2014年第13期活动举行
作者:dengyp  文章来源:jds.cass.cn  点击数378  更新时间:2014/11/26 9:49:29  文章录入:dengyp  责任编辑:dengyp

报告会现场

 

2014年11月25日上午,近代史所学术论坛2014年第13期活动在后副楼会议室举行,日本千叶商科大学商经学部教授赵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高士华分别作了题为“大亚洲主义与日本右翼:研究现状与课题”、“2013年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学术报告。张俊义、卞修跃、刘巍周祖文侯中军赵庆云李在全吴敏超徐志民、高莹莹、马晓娟李珊尹媛萍张海荣李志毓等学者与会。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即中国的反清革命曾获得一些日本人的同情与支援。那他们是出于真心的支援,还是政治上的“风险投资”?当回报要求受到拒绝后他们又是如何应对,是抽身而退还是其他?赵军教授以头山满、内田良平的中国观与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为个案,探讨了亚洲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特点。

 

赵军教授作报告

 

在对照头山满、内田良平二人的中国观与辛亥革命时,赵军先生分别梳理了他们与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交往与联系,探讨了他们如何定位中日关系、为何要援助孙中山以及孙中山对他们究竟如何认识等诸多问题,分析了他们的异同,并指出近代右翼大陆浪人的亚洲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特点,即他们的援助往往是政治上的“风险投资”,当回报要求受到拒绝后常常是抽身而退。如内田良平,他与日本政府、军部联系密切,并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高士华研究员作报告

 

日本是中国学研究的海外重镇,整理、介绍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非常重要,高士华研究员根据日本学界享有盛名的《史学杂志》(1889年创刊)2014年第5期《2013年的历史学界——回顾与展望》,介绍了去年日本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及其特点,指出最近几年日本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日本帝国圈”、“日本帝国势力圈”为视角,对殖民地台湾、朝鲜以及日占区持续关心。

文章来源:jds.cass.cn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