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未来论坛”在京创立:提供多维度跨界交流平台
作者:dengyp  文章来源:news.163.com  点击数540  更新时间:2015/1/23 14:33:49  文章录入:dengyp  责任编辑:dengyp
未来论坛创立大会现场。
未来论坛创立大会现场。
美国未来学家、谷歌公司工程主管雷·库兹韦尔(Ray


  美国未来学家、谷歌公司工程主管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第一个上台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1日讯(记者 李方)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未来论坛于2015年1月20日在北京发起并创立,首届成立大会的主题是“指数—通向明天的技术力量”。未来论坛由一批时下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界、投资界、科技界人士共同发起,旨在给境内外优秀的经济界、科学界、投资界人士,提供一个多维度跨界交流的平台,以后每年将定期举办。

  未来论坛成立大会在北京国贸三期举行,美国未来学家、谷歌公司工程主管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美国通用人工智能会议主席本·格策尔(Ben Goertzel)、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饶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王晓东等一批国内外生物科技领袖在未来论坛上发表精彩演讲。

  据主办方介绍,未来论坛创始理事包括陈恂、丁健、邓锋、方方、冯仑、李柏霖、沈南鹏、吴鹰、武红、徐小平、杨元庆、虞锋、张曦轲、张醒生、张磊。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包括高西庆、李剑阁、廖晓淇、饶毅、施一公、衣锡群、张首晟、朱云来(以姓氏拼音为序)。

  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衣锡群表示,未来论坛是一个平台,和当下许多论坛不同的是,未来论坛体现了三个“跨界”:一是经济、科学和投资领域的跨界;二是境内和境外的机构、团体的跨界;三是年龄的跨界,年龄最大的参与者可能已经退休多年,年轻的可能是70后、80后,甚至是90后。“未来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题目,未来论坛也是多维度跨界的集合体。”

  金沙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丁健,同时担任首任执委会轮值主席,他用“学习、思考、探索、挑战”8个字对未来论坛做出概括,“未来论坛的着眼点不是3、5年,也不是10、20年,而是未来,我们想知道未来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该怎么应对。”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作为思想交流分享平台,未来论坛今后每年都会举办年会,同时每月举办“理解未来”的系列讲座,话题关注10—30年内科技带给人类的变化,及人类对未来的思考。

  精彩演讲摘录

  美国未来学家、谷歌公司工程主管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

  把生物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来看待

  放疗和化疗会杀死癌细胞,但是不会杀死癌症的干细胞,基本上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我们识别出了这些干细胞,培养它们,可以让它们杀死癌症的干细胞。实际上这是非常创新的方法,把生物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来看待。

  我们确实在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有一些疾病会限制人们的生命,实际上我们现在预期寿命跟一百年前大幅度的上升,我们还可以无限制延长我们的预期寿命。

  肺部和高血压是致命的疾病,我们现在通过基因重组调整我们的机理,帮助我们应对这些问题。一些人有心脏病还有癌症,我们可以进行早期识别,可以提高预期寿命。我们知道,一旦可以控制流程就可以扩大我们的寿命。对于癌症的治理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美国通用人工智能会议主席本·格策尔(Ben Goertzel):

  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会变的越来越通用,在思维、思考和理解能力方面都会变的越来越通用,就像人类的大脑一样,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的智能。

  现在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我们所拥有得失是比较狭隘的人工智能的系统,他们可以做特定的事情,比如开车,或者把语音变成文本,分析特定的基因数据,了解特定的治疗方案,每一个AI的项目现在都是做特定的工作,他们的设计就是如此,但是人类的大脑是有着更大的通用性,我们可以应对环境,我们会控制一些在我们出生的时候根本没有存在的环境,我出生的时候根本没有互联网,我在学校也根本没有学怎么利用互联网,但是我有适应的能力,我快速适应了互联网的环境,人类是可以这样做,我们可以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了解它的背景,利用我们的通用智能找到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

  我们只能感受到4%的世界

  我们现在了解的世界不是客观的。首先说几个大家已经知道的事实,第一条,你用眼睛能看到的东西,能感受到的能量、存在形式,加在一起,只不过是我们这个宇宙空间4%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96%你既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但都是是客观存在。这96%里,绝大部分是能量存在形式,但是有23%是叫暗物质。当我在这儿演讲你坐在下面听,大量纯吨重暗物质穿过你的身体,穿身而过。

  你想,这和我们物理原理是违背的,物理说两个物质不可能在同一个空间存在,暗物体跟我们人没有强相互作用,没有电磁力,它只有弱相互作用,还是预测的,它只有无由引力,如果没有电磁力,我们失去世界所有的感知,包括你看到我,是电磁相互作用。

  我们所谓五种感官,我们靠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我们地球中有声波,我们感知世界最主要是靠的视觉,眼见为实。蜜蜂很了不起,可以看到紫外,你以为蜜蜂采蜜看到是鲜花,其实它看不到鲜花,是看到的紫外。这些生物跟我们感知完全不一样。我们看到是主观世界,没有客观世界,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凭借这么简单的,加在一起不超过100种蛋白的生物体感知世界,哪来的客观世界?我们如何用已知手段,有限的方法,探索已知世界之外的东西?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饶毅:

  先有大脑才有人类社会

  人脑当然毫无疑问是已知世界最奇妙的物体,也就是说宇宙或时间,那些东西我们最后搞不清楚,我们不知道它有多奇妙,人脑我们知道它很奇怪,可是我们不能解决它。在没有任何科学以前就有人思考过什么是灵魂,什么是大脑,他不知道大脑想灵魂,知道大脑就在想大脑。

  先有大脑才有人类社会,才有各种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工智能和各位坐在这里听讲,所以神经科学,研究大脑的科学,是研究很多很高深的问题,同时也研究很多很简单的,跟大家相关的问题,怎么打架,怎么谈恋爱,这都是简单问题,这些简单问题我们的理解都是很有限的。你要问什么是感情,什么是认知,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思维,还有大脑如何操作种语言,这些研究很少,研究大脑要用各种学科。

  作者:李方
 
文章来源:news.163.com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