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之乡”闹元宵传吉祥
羊城晚报记者 余宝珠
寓意“吉庆有余”的沙湾渔灯,风格独特的茂名信宜六双花灯,还有寓意“添丁”的洪梅花灯……2月20日,中国传统花灯展暨广东省第五届花灯文化节在“中国花灯之乡”———东莞洪梅开幕,并持续到元宵节。
全国多地花灯参展
20日当晚,前往花灯节看灯的人流挤爆了洪梅文化体育广场,不管是古香古色的传统花灯,还是个性十足的新式彩灯,都吸引了市民驻足观看。猴年应景的“马上封侯”灯更吸引了不少市民争相与之合照。
记者了解到,本届花灯节除了举办猜灯谜、趣味游戏活动、各村及各单位特色花灯制作展示、愿望投递、美食一条街等活动外,还将举办中国传统花灯展。目前共有江西赣州、山东潍坊、广州番禺、惠州龙门等省内外12个地方的花灯参展。
“开灯”习俗历史悠久
据介绍,洪梅花灯文化已经流传了数百年,而洪梅花灯文化的精髓又表现在洪梅源远流长的开灯习俗上。开灯习俗在洪梅历史悠久,大概在清朝的中叶就已经形成了,这种开灯习俗文化具有浓郁的广府文化特色,它是全东莞唯洪梅独有的文化遗产,并纳入全市的非遗文化目录。在洪梅,每到过年,上一年生男婴的洪梅当地家庭会挑选一个好日子煮“屋堆”派送给亲戚朋友,并准备好两盏洪梅“添丁”大花灯,在除夕夜11时为新生儿“点灯”的传统风俗,洪梅当地人称为“开灯”。
这一习俗分为“点灯”、“开灯”和“结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此风俗“开灯”仪式;正月十五是此风俗“结灯”仪式。花灯寓意着传承、繁衍和吉祥,也寓意着光明、温暖和希望。
东莞洪梅镇在成功申报成为“广东省花灯之乡”之后,2015年又成功申报为“中国花灯之乡”。洪梅花灯以其丰富的特色文化内涵,推动着花灯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
开平水口镇:
五百年“泮村灯会”再现盛况
羊城晚报讯 记者田恩祥,通讯员容仲儿、关炳辉摄影报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泮村灯会”本周末在江门市开平市水口镇泮村举行,10万多名泮村邝氏后人和外地游客欢聚一堂,见证始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泮村灯会”。
据了解,开平市水口镇泮村自2013年“泮村灯会”后,又迎来了三年一度的“泮村灯会”盛事。据介绍,“泮村灯会”一般从农历正月十二开始,为期两天。舞灯的过程是由冲灯、送灯、接灯、奉灯、起灯、接灯、舞灯、打灯等多个特定的程序和仪式组成,而舞灯活动最热闹的是起灯、舞灯和打灯。
在起灯仪式后,雷鸣般的鞭炮声和锣鼓声在祠堂和村场上齐鸣,泮村村民们抬着三牲祭品,三个大花灯在舞龙、醒狮等陪伴下,从早到晚,游遍整个泮村共48个自然村。
舞龙舞灯按不同线路巡游,还有旗鼓狮队伴随巡游,其中今年的“三灯汇聚”、“龙灯戏水”最具观赏性,吸引大批游客围观。按照当地祖规传统,“花灯”不能从金龙里牛口村村口直接入村。当舞灯队伍来到金龙里牛口村时,灯和龙如果从牛口村门口进村就是进了“牛口”,是不吉利的,因此要从金龙里牛口村水塘涉水入村。
“泮村灯会”又称泮村舞灯会,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泮村灯会”不仅是“传统手工艺”,极具民俗风味,还是侨乡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开平规模最大、场面最热闹、影响最广、名气最盛的传统民俗活动。
汕头“小虎将”亮相央视猜灯谜
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映光报道: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支参赛队,汕头金山中学三名学子黄超烁、王修齐、连沐霖20日晚亮相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主办的《中国谜语大会》第三季初赛现场,与来自全国的破谜高手同台竞技,最终成功晋级该项赛事总决赛,将在今晚元宵节的决赛上争夺最终的名次。汕头因此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届参加该赛事并晋级总决赛的城市。
据介绍,灯谜又叫“灯虎”,所以猜灯谜也叫“射虎”或者“打虎”。在潮汕地区,猜灯谜从明朝开始就盛行于民间,目前潮汕地区的谜社达50多家,在册灯谜爱好者达2000多人。据了解,汕头市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动“灯谜进校园”活动。金山中学也在1997年就成立了“虎踪灯谜社”,是潮汕地区首个中学生灯谜社团。从2001年开始,汕头私立广厦学校在全校推行“灯谜特色教育”
并坚持至今,该校曾被授予“全国灯谜教学示范校”、“中华谜艺传承突出贡献学校”及汕头市“民间艺术特色教育学校”等称号。
中国民协会员、中华灯谜学会常委、汕头市民协主席团成员张红雄评价认为,灯谜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将传统灯谜与书本上的新知识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反应能力,也能让传统民俗得到传承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