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在北京召开
作者:mamei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621  更新时间:2016/2/29 9:46:21  文章录入:mamei  责任编辑:马梅

 

  中国经济网2月27日电(记者 周琳)2月27日,以“养老金政策、运营与投资”为主题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汇聚各界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养老体系改革,研讨养老金的政策、运营和投资,以期为我国养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等来自监管层的领导、学术专家和行业精英等200余人出席。本次峰会还分别从政策、行业、学术与实务三个维度,组织展开圆桌讨论,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和机构人士展开激烈讨论:如何看待老龄化问题,如何应对老龄化趋势,金融机构在建立专业养老资产管理公司或资产管理模式上的思路、看法及优势,养老金融领域的学术探讨、理论研究与实务分析。

  本次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还发布了2个研究成果,分别是董克用教授的《重构我国养老体系的战略思考》报告,以及姚余栋研究小组所做的《CAFF50宏观模型 老龄化、人口迁移、金融杠杆与经济长周期》报告。

  本次峰会上,天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表示,养老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在养老保障方面,2015年出台了一系列横跨社保、财政、税收、养老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的政策,例如《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等,标志着我国养老金融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郭树强同时提出两个建议:

  建议一,加快推动养老第三支柱体系建设,早日建成全面覆盖的个人税延型养老账户。首先,第三支柱有利于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培养居民自我规划、自担分担的养老观念和习惯,减少政府过多压力。其次,个人养老账户可以允许居民自主选择丰富、合格的金融产品,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充分竞争,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目的。此外,利于培养个人在养老账户之外资金的投资管理,更加稳健、长期,也有利于我们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建议二,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为养老事业服务。现在已经可以做到让养老投资与服务直接通过手机来实现,居民可以便捷地进行个人养老账户的产品选择、申购,甚至包括对第一、第二支柱所有养老账户的余额收益进行及时查询、领取,方便学习养老金理财知识,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如果将养老服务植入手机,为几亿人服务,需要快速高频的系统服务,而我国的金融机构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以天弘基金为例,通过近几年对互联网海量客户的服务,已经建立了高稳定性、低成本、弹性扩张等优点于一体的云平台,对客户的交易、查询进行高效、准确、安全的数据处理。

  养老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机构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机构端来看,需要众多金融机构投入更多的资源,积极行动,对养老金管理的模式、产品进行探索与创新,为居民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贡献自己的力量。天弘基金作为国内最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创新型公司,愿意通过自己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机构和大众提供更好的产品管理和服务体验。

  天弘基金作为首届峰会承办方以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监事长单位,时刻关注各类养老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积极参与研讨和建言,始终践行普惠金融。天弘基金希望通过跨界合作,推动养老金融行业的发展。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是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联合天弘基金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于2015年12月9日成立,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从公益角度出发,由政界、学界、业界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重要社会影响力的成员组成的跨界交流平台。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的召开,正是为了贯彻落实该重要指示,由跨部委、跨部门、跨行业的各方人士对我国养老话题进行激情碰撞,共同探讨养老金的政策、运营和投资,为我国养老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首届峰会在两会前夕召开,还能够使“民生福祉问题的高端专业智库”发挥更重要作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