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11日北京·中国低碳经济论坛
发布人:changsheng166 更新时间:2010/2/26 11:40:21 点击数:2835中国低碳经济论坛
邀请函
尊敬的:
“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是由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金融时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能源报、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台湾碳排放交易推广协会、FT中文网、华尔街日报、彭博新闻社、美通社(亚洲)等机构共同举办的国际低碳经济盛会,论坛将于2010年4月10-1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
当前,世界各国已着手为后金融危机时代谋篇布局,面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走低碳之路已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2009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表明了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向低碳转型。面对2010年,中国将面临着更多的绿色发展机遇。
本届论坛以“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金融”为主题,以主题报告会、专题分论坛、高峰对话、项目洽谈与对接会、联谊酒会、参观低碳企业及园区等为主体内容。论坛的宗旨是:研究和展望中国及全球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低碳产业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沟通平台,分享国际低碳产业专家及企业家的思想和经验,捕捉低碳产业及低碳园区的重大投资机会。届时,我们将诚邀国际环保组织及低碳城市官员、投行、碳基金及绿色金融机构高管、知名学者专家和低碳产业实业家汇聚北京,共同探讨“哥本哈根会议”及中国“两会”后低碳金融、低碳经济的现状与未来,分享产业经验,交流项目信息。
在此,论坛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您作为特邀贵宾出席本届论坛活动,并在相关专题中发表主题演讲。我们相信,在您和贵单位的参与和支持下,本次大会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中国低碳经济论坛组委会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一月
中国低碳经济论坛
主题: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与低碳金融
时间:2010年4月10-11日 地点: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
学 术 支 持: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
|
北京大学环境与经济研究所 |
|
联 合 主 办: |
金融时报 中国环境报 中国能源报 FT中文网 华尔街日报
|
彭博新闻社 美通社(亚洲)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 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 台湾碳排放交易推广协会 |
|
协 办 单 位: |
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 香港能源服务协会 台湾绿色生产力基金会
|
台湾新能源产业促进协会 台湾能源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协会
|
|
支 持 媒 体: |
《环境经济》杂志 |
《环境保护》杂志社 |
|
现场网络直播: |
新浪财经 |
|
|
承 办 单 位: |
文网财金国际会展 |
财金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
一、 会议日程及拟邀发言嘉宾
|
2010年4月10日 (周六)下午 开幕式主题报告会 | ||
|
演讲嘉宾: ž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领导 ž 张景安 科技部党组成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 ž 马和励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
ž Mario Amano 经合组织副秘书长 ž 拉津德·帕乔里 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主席 ž Lex de Jonge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CDM执行理事会主席 ž Henry Derwent 国际排放贸易协会IETA总裁 | |
|
颁奖典礼:中国低碳新锐榜 | ||
|
1. 低碳新锐城市、园区(低碳城市类、低碳园区/基地类) 2. 低碳新锐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类、新能源类、环保技术类、绿公司类) 3. 低碳新锐人物(政府官员、协会园区领导、金融机构高管、企业领袖、社会人士) 4. 低碳新锐银行及投资机构(绿色投资类、绿色银行类) | ||
|
18:30-20:00 晚宴 | ||
|
2010年4月11日 (周日)上午(平行会议) | ||
|
第一部分 低碳城市及低碳园区 | ||
|
专题一、 “低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话低碳城市 | ||
|
‐ 低碳城市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总和,低碳城市正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城市运营、城市品牌的新标准。低碳城市要建立一个怎样的体系和战略以及实施步骤,关键途径又是什么? ‐ 传统资源型产业走向低碳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超越碳交易: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手段及企业策略 ‐ 如何协调保增长计划与节能减排的关系 ‐ 新能源与低碳城市发展,发展可替代能源战略解读与财政支持 | ||
|
对话嘉宾: | ||
|
ž 胡春力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原所长 ž 谢占海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 ž 张志强 天津市发改委主任 ž 李 谦 保定市代理市长 ž 毛小平 无锡市市长 |
ž 潘家华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ž 路跃兵 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中国区总裁 ž 张坤民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 | |
|
专题二、 低碳园区、生态城的实践与发展展望 | ||
|
‐ 低碳经济区:中国经济转型的试验地 ‐ 发展低碳经济区的基础、条件及“路线图” ‐ 低碳园区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 ‐ 如何做优做大一批符合绿色发展潮流的优势低碳产业群? ‐ 发展低碳型生态园区,打造“低碳生态城” | ||
|
对话嘉宾: | ||
|
ž 王金南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ž 杨六齐 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 ž 杨知评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ž 许金刚 重庆巴南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 |
ž 张世秋 北京大学环境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联合国开发署(中国)环境顾问 ž 诸大建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ž 孙金博 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ž 李河 君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 |
|
第二部分 新能源及节能减排减碳技术 | ||
|
专题三、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
|
‐ 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 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走势与及其对投资的影响 ‐ 政府的优惠政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及财政政策分析预测 ‐ 如何全面分析和把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和风险? | ||
|
对话嘉宾: | ||
|
ž 王 骏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司司长 ž 冯计春 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 ž 贾 康 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ž 贺德馨 中国风能协会会长 ž 石定寰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 ž 何建坤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 |
ž 马学禄 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河北省保定市低碳城市研究会会长 ž 钱大群 IBM大中华区总裁 ž 彭小峰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ž 甘中学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 |
|
专题四、 节能减排及减碳技术的新成果及投资机会 | ||
|
‐ 煤层气和煤炭液化的充分利用; ‐ 万亿投资的“智能电网”; ‐ 循环利用打造绿色石化; ‐ 混合动力车—节能减排新宠; ‐ 推广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 ‐ 钢铁业节能减排新途径; ‐ LED产业:节能减排生力军… | ||
|
对话嘉宾: | ||
|
ž 蔡国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ž 刘振亚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ž 王青海 首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ž 温跃忠 GE能源集团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ž 郭 军 英国瑞碳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
ž 王传福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 ž 孔祥辉 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ž 吴长江 雷士照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ž 纽 迪 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总裁 ž 李 斌 拜耳大中华地区可持续发展总协调 | |
|
12:00-13:30 商务午宴 | ||
|
2010年4月11日 (周日)下午(平行会议) | ||
|
第三部分 碳交易、绿色金融 | ||
|
专题五、 碳交易市场发展展望 | ||
|
‐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将试图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市场规则,给企业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增加了新的机遇还是挑战?碳交易市场前景有多大?企业如何从中获益? ‐ 随着我国企业涉足国际市场碳交易,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的道路上面临怎样的机会与成本? ‐ 国际碳基金中国CDM市场投资展望与分析,中国CDM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 ||
|
对话嘉宾: | ||
|
ž 吕学都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副主席 ž Paul Dickinson 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总裁 ž 张世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 |
ž 彼得·库克 国际金融公司碳金融高级投资官 ž 邱 彪 台湾碳排放交易推广协会名誉理事 ž Jorund Buen 点碳公司高级顾问 ž 詹姆斯·菲耶罗 RECIPCO执行主席 | |
|
专题六、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 ||
|
‐ 金融业在低碳融资、绿色产业发展中的角色? ‐ 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是否敢于将低碳项目作为支持的重点?能否改变对低碳经济企业(尤指私有企业)风险评估指数过高的现状? ‐ 2010年中国绿色技术的投资前景? ‐ 风险投资与绿色产业,VC/PE如何帮助清洁技术企业成长和上市? ‐ 碳基金投资热点行业预测及成功案例分析 | ||
|
对话嘉宾: | ||
|
ž 陈 欢 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 ž 李仁杰 兴业银行行长 ž 尹凤兰 招商银行副行长 ž 刘信义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 ž 王元龙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
ž 卡特·布兰登 世界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环境专员 ž 李 耀 国际金融公司首席投资官员 ž 叶 东 青云创投创始合伙人兼总裁 ž 宓 群 光速创投董事总经理 ž Nick Main 德勤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风险咨询服务全球主理合伙人 | |
|
第四部分 碳中和、绿公司 | ||
|
专题七、 缔造绿色低碳公司、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碳中和) | ||
|
‐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中蕴藏的机遇。低碳经济——绿色企业发展的下一个增长引擎 ‐ 后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绿色责任及企业的绿色品牌战略 ‐ 绿色浪潮——国际企业绿色转型的最佳实践及成功案例 ‐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趋势展望及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 发现并培育绿色基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之路 | ||
|
对话嘉宾: | ||
|
ž 夏 光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ž 魏家福 中远集团董事长 ž 张 跃 长沙远大空调公司总裁 ž 关志华 巴斯夫公司中国区总裁 |
ž 秦光泽 中国移动集团计划部“绿色行动计划”推进工作组负责人 ž 吴昌华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 ž 梁咏雩 低碳亚洲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ž 马 中 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 |
|
闭幕式:哥本哈根后的国际低碳经济展望 | ||
|
‐ 哥本哈根会议与低碳经济革命 ‐ 低碳经济与国家减排战略 ‐ 寻求包容性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迎接经济的绿色复苏 ‐ 碳关税:如何应对戴着“绿色”帽子的新保护主义 | ||
|
发言嘉宾: | ||
|
ž 苏 伟 中国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ž Jos Delbeke 欧盟委员会气候变化部门主管 ž Donald O. Downing 环能国际Enviro Energy副总裁 ž Stefan Kratz Q-Cell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
ž 桥爪智之 三菱商事(中国)商业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副总经理 ž 格莱德希尔(Richard Gledhill) 普华永道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市场服务主管、合伙人 ž 多弗·塞德曼 美国LRN公司主席兼CEO | |
|
专项活动 | ||
|
专题1. 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与服务洽谈会 专题2. 中国低碳经济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理事会成立 专题3. CDM项目交易会 专题4. 绿色公益慈善晚宴 | ||
报名及会议咨询:+86-10-87025894 87699277
联系人:梅先生13522634392
回 执 表
|
单位名称 |
| ||||||||||||
|
单位地址 |
| ||||||||||||
嘉宾姓名 |
|
职 务 |
|
邮 箱 |
| ||||||||
|
手 机 |
|
电 话 |
|
传 真 |
| ||||||||
|
联 系 人 |
|
职 务 |
|
邮 箱 |
| ||||||||
|
手 机 |
|
电 话 |
|
传 真 |
| ||||||||
|
l 感兴趣的议题、对话发言的方向 | |||||||||||||
|
感兴趣 的议题 |
| ||||||||||||
|
对话发言 的方向 |
| ||||||||||||
|
l 参会时间(请填写、划√确认) | |||||||||||||
|
参会时间 (请划√) |
4月9日 |
4月10日 |
4月11日 | ||||||||||
|
嘉宾 注册 |
欢迎 晚宴 |
开幕式 |
颁奖 盛典 |
联谊 晚宴 |
上午 论坛 |
交流 午宴 |
下午 论坛 | ||||||
|
|
|
|
|
|
|
|
| ||||||
|
嘉宾签名 |
| ||||||||||||
|
l 论坛组委会联系方式 | |||||||||||||
|
请将回执表在4月1日前传真至论坛组委会 | |||||||||||||
|
联系人(Contact):梅先生 |
电话(Tel):+86-10-87025894 |
传真(Fax):+86-10-87699277 | |||||||||||
|
手机(Mb):13522634392 |
邮箱(E-mail):huiwuzu09@163.com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