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09年10月20日中山音乐堂大师风范——加里·格拉夫曼钢琴独奏会
作者:haixianb…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8  更新时间:2009/7/13 23:43:11  文章录入:haixianbaobei  责任编辑:haixianbaobei

●时间:2009年10月20日

●场馆:中山音乐堂

●票价:80/120/180/280

●演出介绍:

演出曲目:
斯克里亚宾  升C小调前奏曲,Op. 9, No. 1
斯克里亚宾  降D大调夜曲,Op. 9, No. 2、斯克里亚宾/赖泽 升C小调练习曲,Op. 2, No. 5巴赫/勃拉姆斯 恰空(D小调帕蒂塔第2号,BWV 1004)、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  53首以肖邦练习曲为题材改编的练习曲选段——第十三号降E小调练习曲;第四十一号B小调练习曲等

演出单位:钢琴:加里·格拉夫曼

艺术家介绍:
       加里.格拉夫曼这个名字对于国际古典乐坛来说代表了很多概念:音乐世家、钢琴神童、大师高徒、左手传奇、名校院长……每个名称背后都有着传奇故事。
       格拉夫曼这个姓氏原本属于成就彪炳的小提琴家族。1928年,加里.格拉夫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俄罗斯音乐世家,父亲弗拉基米尔.格拉夫曼是著名的犹太裔小提琴演奏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涌现出一大批犹太裔音乐家,其中不乏斯特恩、帕尔曼这样的乐坛大师级人物,这些音乐家族举家搬迁至美洲大陆,掀起了又一轮古典音乐的新浪潮。“由于要躲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有大量犹太移民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涌入美国。他们一无所有,所有的努力都是从零开始,我们也是一样。”加里.格拉夫曼说。
       父亲希望儿子继承衣钵,但小加里却因为扛不动小提琴而改学钢琴,他的音乐天赋也在黑白琴键上一发而不可收:“我3岁就开始拉小提琴,但因为扛不动最小号的小提琴,所以便在一年后转学钢琴,没想到学了6个月便进步神速,父亲也就打消了再让我重学小提琴的念头”。7岁考入柯蒂斯音乐学院,加里·格拉夫曼很早拥有了“乐坛神童”的美誉。17岁时,他从柯蒂斯毕业后跟随霍洛维茨学习,但他在谈到这位跟随了七年的钢琴大师时也只是一语带过:“霍洛维茨给了我很多演奏方面的指导,但那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音乐见解,他并未对我的人生轨迹产生任何影响。”1949年,在赢得著名的利文特里特音乐大奖之后,他就成为了古典音乐界的风云人物和精英钢琴家中的超级明星。在此后的30年里,他巡演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每年平均超过100场,在各类独奏或协奏音乐会上演奏钢琴史上最高难度的作品——至今他仍然是唯一与美国六大乐团(纽约、费城、波士顿、克利夫兰、芝加哥和旧金山)一同录音的钢琴独奏家。

【乐曲介绍】

       1、斯克里亚宾  升C小调前奏曲,Op. 9, No. 1
       斯克里亚宾  降D大调夜曲,Op. 9, No. 2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1871-1915),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是一个交响乐作曲家和钢琴音乐的大师。早期作品以新的方式继承了俄罗斯古典传统。他的作品充满了尖锐的戏剧性和英雄气概及乐观向上的刚毅精神,旋律宽广,情感激昂,结构宏伟而精致,爱用庞大的管弦乐编制,音响既浑厚而又细腻,力度对比强烈。其早期钢琴作品,广泛地运用了钢琴的技巧和表现力,音乐形象鲜明,充满热情,紧张的节奏与尖硬的和声时常出现,他大量运用复杂和弦,强调和声的紧张度和不协和,表现作家内心感受到的尖锐的、不可缓解的冲突。其作品对二十世纪的欧洲音乐有过重大的影响,成为俄罗斯典范音乐作品的一部分。代表作有三部交响曲,管弦乐曲《狂喜之诗》等。
   斯克里亚宾早期作品。斯克里亚宾共作有85首前奏曲,作品Op.9是其中最早的一部,包括两首前奏曲:1、升C小调前奏曲;2、降D大调夜曲。

       2、斯克里亚宾/赖泽 升C小调练习曲,Op. 2, No. 5
       这首作品作于斯克里亚宾16岁时。斯克里亚宾的练习曲是肖邦练习曲以及李斯特练习曲的延续,左手技术艰深,而他又将技巧的训练巧妙地融入感心动耳的乐句之中,使人忘记这是为了“练习手指”而写的作品。赖泽将其中的升C小调练习曲改编为专为左手演奏的作品。

       3、巴赫/勃拉姆斯 恰空(D小调帕蒂塔第2号,BWV 1004)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BWV1001-1006)是巴赫最著名的器乐套曲之一。在小提琴界甚至被奉为《旧约全书》。对于当今的小提琴演奏家来说,如果没有录制过这套作品,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会有损于其职业生涯的完整性。在这部套曲之中,最著名的是第2号帕蒂塔(BWV004)中的末乐章《恰空舞曲》,其单独演奏也可以被称作是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巴赫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了整个世界!”便是巴赫研究专家施威策尔对此曲的评价。作品自从1720年面世之后,除了在小提琴界备受瞩目,同时也经各种器乐演奏家之手,演化出无数改变版本。其中,德国浪漫派作曲大师勃拉姆斯改编的钢琴版便是其中最优秀的改编版之一。作为独奏作品,它内涵深刻、技巧艰深。而它作为复调作品,对单手演奏来说难度可想而知。这是一部集技巧与艺术于一体的音乐典范之作。

       4、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  53首以肖邦练习曲为题材改编的练习曲选段——第十三号降E小调练习曲;第四十一号B小调练习曲
       戈多夫斯基是美籍立陶宛钢琴家,历史上最伟大、最优秀的钢琴家之一,被誉为继李斯特后最优秀的钢琴作品改编家。戈多夫斯基的改编作品大多需要艰深的技巧,即使是李斯特的作品也不会比他的改编曲更难。而这些作品中,尤以53首肖邦练习曲改编曲为代表,以令人畏惧的超技巧著称,比本来已经很讲技巧的肖邦练习曲难度更大,很少人能优秀地弹好这些改编曲。
在他的改编练习曲中, 占了绝大多数都把原作中的右手部分移去左手演奏,而且经常有左手独奏的版本,这个情况下,光是一只手就必须演奏2个甚至多个声部, 不但需要十分完美的改写,还需要很好的手指独立性,这样才能使手指在几个声部的演奏中不缠在一起。这五十三首练习曲,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法进行改编,其中一个改编手法是通过转调或者适当的调整把原作品改写成为左手独奏版本(No.2,No.3,No.5,No.6,No.12a,No.13,No.15a,No.16a, No.18a,No.20,No.21,No.22,No.23,No.28a,No.30,No.31,No.35,No.40,No.41,No.43,No.44,No.45a),这类改编不但音符跨度大, 而且手指灵活度直接影响到作品演奏的速度。 No.13是相当优秀的改编之一, 既保持了肖邦练习曲Op.10 No.6的魅力, 又将其高度技术化,音乐更为华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