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2009年10月30日北京保利剧院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
作者:haixianb…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6  更新时间:2009/7/15 1:12:48  文章录入:haixianbaobei  责任编辑:haixianbaobei

●时间:2009年10月30日
●场馆:保利剧院
●票价:80/120/180/280
●演出介绍: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演出曲目:
古斯塔夫·马勒:弦乐小柔板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为四把小提琴和乐队所作的B小调协奏曲,作品3号,第10首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的C大调三重协奏曲,作品56号

演出单位:
大提琴:王健
           小提琴:徐惟聆
           小提琴:李伟钢
           小提琴:唐韵
           小提琴:贾红光
           小提琴:何红英
           钢琴:潘淳
中国爱乐乐团
指挥:大卫·斯特恩

艺术家介绍:
      1. 王健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和包括波士顿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等世界顶尖乐团进行过合作;指挥家包括阿巴多、迪图瓦、艾森巴赫和郑明勋。
      2. 徐惟聆
      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小提琴家之一。1993年至2000年,徐惟聆应邀担任香港管弦乐团第一副团长。2000年11月起受聘为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
      3. 李伟钢
      世界一流小提琴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上海四重奏”室内乐团主要成员之一。
      4. 唐韵
      美籍华人唐韵是享誉国内外的近代中国著名小提琴家。她与众多的世界著名的乐团多次成功的合作演出。她于2002年起被邀荣任"Asia American Orchestra"第一首席。
      5. 贾红光
      美籍华裔著名小提琴家。在美国的音乐学院执教多年,从04年始在国内担任客座教授。
      6. 何红英
      著名小提琴家,曾任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并同时担任香港城市室乐团团长。
      7. 潘淳
      潘淳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教研室执教至今,并获得教授资格,现任钢琴系副系主任兼教研室主任。
      8. 大卫·斯特恩
      大卫·斯特恩从本乐季开始将担任以色列歌剧院和圣加仑交响乐团及歌剧院的音乐总监。这一乐季,他将带领巴塞尔室内管弦乐团进行为期两周的欧洲巡演。
      9. 中国爱乐乐团
      中国爱乐乐团是2000年在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基础上组建的国家级交响乐团,直属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目前该团已跻身于亚洲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列。乐团在艺术总监余隆的带领下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巡演,并与国内外众多优秀音乐家有过成功合作。


作品介绍:
      1.马勒:弦乐小柔板
      选自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马勒《第五交响曲》作于1902年,1904年在科隆首演,由马勒亲自指挥。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作曲家一生交响乐体裁音乐创作中的经典之作。.第四乐章:是为弦乐和竖琴而作的稍慢板,这段乐迷喜闻乐见的音乐是马勒最著名的篇章,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台和那些唱片公司乐于出版的精选合辑中听到它。1971年电影大师卢契诺·维斯康提Visconti根据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魂断威尼斯》用该乐章作为配乐,影片的凄美基调与马勒音乐之境颇为相吻,也使这段悲愁的音乐几乎成了死亡的某种象征。毫无疑问这是一段精彩绝伦的音乐,所受到的赞誉也是实至名归,使得这部交响曲在马勒所有作品中最具知名度。
      2.维瓦尔第:为四把小提琴和乐队所作的B小调协奏曲,作品3号,第10号
      维瓦尔蒂在作曲方面所涉猎的音乐形式繁多,但人们公认他为巴洛克协奏曲领域的王者之一,维瓦尔蒂诸多创作中流传至今的重要作品也以这类协奏曲居多。在其众多作品里,有三组协奏曲(每组十二首)最为人们所熟悉——《和谐的灵感》Op.3;《异乎寻常》Op.4以及《和声与创意的实验》Op.8。此次演出的是维瓦尔1711年以标题《各谐的灵感》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协奏曲集中的第十首。
      维瓦尔第就任S.Maria della Pieta教堂的神甫期间,在教堂下属的威尼斯贫女音乐学校女孤儿院中当小提琴教师。在维瓦尔第的悉心指导下,孤儿院乐队和唱诗班的水平蒸蒸日上。这支乐队也是他指挥得最好的女子管弦乐队。这个乐队拥有许多有才能的演奏者,她们把维瓦尔第的四小提琴协奏曲演绎得极为突出。巴洛克时期,受到技术条件限制,音响实现远比我们想象的苛刻,但这并不影响维瓦尔第发挥他无以伦比的音乐构想和探索。这部作品如今已成为完整领略与鉴赏维瓦尔第这位协奏曲旷世之才的典范之作。
      3.贝多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的C大调三重协奏曲,作品56号
      贝多芬《三重协奏曲》作于1803年,原来是为了献给贝多芬的主要赞助人和学生鲁道夫公爵,后来不知道为了什么变成了另一位赞助人罗布高维兹公爵。据说因为鲁道夫公爵跟着贝多芬学了二十多年的钢琴,可是水平始终不怎么样,为了让公爵出出风头,贝多芬就煞费苦心的作了这么一部三重协奏曲。一般的协奏曲里,独奏为主,乐队协奏。可是公爵的钢琴水平实在不成,就找来一大一小两把提琴来帮忙。在这首曲子里,钢琴和小提琴、大提琴共同组成了乐曲的独奏部分。而在以三重奏组成的独奏部分中,并没有按照一般的习惯三种乐器各用一个声部,而是小提琴和大提琴组成了一个声部,衬托钢琴声部,也就是二重奏的结构,这样可以突出钢琴的独奏。不过钢琴的独奏乐段比较简单,而且没有大段的华彩,而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演奏对技巧的要求却很高。整个乐曲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用比较容易的钢琴加上比较有难度的小提琴和大提琴来组成的独奏部分。
      这部乐曲在演奏中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台上可以有四位“中心人物”——指挥、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这样就非常适合找上几位巨星来一次表演,因而,其除了它固有的艺术价值外,历史上常常被赋予其一种十分仪式化的另质,许多享满天下的演奏家都曾经以联袂登台演奏这一杰作以向世人昭示他们在乐坛上的独特品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