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与阿炳经典名曲-萧白鏞二胡独奏音乐会(2010年12月4日上海)
发布人:wuyi 更新时间:2010/11/20 23:04:32 点击数:391刘天华与阿炳经典名曲-萧白鏞二胡独奏音乐会
出生于广东潮阳,1959年考入上海民族乐团。师从项祖英学习二胡后,又拜刘明源为师学习板胡,还得到蒋风之、卫仲乐、何彬等名师的指导。他的演奏风格醇厚,音质纯净,音色优美。1963年5月在全国二胡比赛「上海之春」得二等奖及「新作品优秀演奏奖」(红军哥哥回来了)。同年8月随中央歌舞团前往苏联、罗马尼亚、波兰、蒙古作独奏演出。1977年任乐团首席,1987年由中央文化部审批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及尖子演员。1989年由上海至香港定居。2002年来台定居。
时间:2010年12月4日 19:30
地点:上海音乐厅
票价:580、250、200、150、100元
智买票会员、音乐+会员购票可享受九五折优惠
艺术活动简介:
1964年同上海文艺工作者代表一行为胡志明主席和越南部队演出。
1965年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为毛泽东主席独奏二泉映月,赛马等曲。
1979年3月于上海音乐学院大礼堂举行萧白镛独奏音乐会,用二胡、中胡、高胡、板胡多种拉弦乐器演奏二十多首风格与题材各异的乐曲,以出众的演奏开创此种音乐会的先河而轰动一时。9月在上海友谊大厦为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HildaThatcher,BaronessThatcher)独奏,柴称赞萧的演奏极具魅力。
1993年与香港BMG唱片公司签约唱片「满江红」推出后,于短短三个月内已获白金唱片的骄人成绩,亦成中乐及古典音乐史上的奇迹。
1994年于伊利莎白体育馆演,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称萧之演奏为「天籁」。
1997应日本创价学会之邀至东京演出,并获颁艺术家证书奖章。
1991年首次台湾演出。台湾音乐评论家林谷芳先生称萧是民乐演奏家中的异数。另一台湾音乐评论家杨忠衡先生说萧的演奏豪气扣人心弦,全凭自己的章法能细细扣住聆听者的心。
此外香港音乐评论家黎键说萧是很特殊的演奏家,他注重内心的意韵,更甚于表面的乐谱,他的特点在于“心中有谱”、“谱在心中”、“混然一体”。他的音乐好似混然天性,自然自来,自然自去。对于音乐观点,萧认为:「当前大部分的演奏家与指挥都只完成音符而未完成音乐,音乐它看不见、摸不着、它是道,道是靠感悟,并非靠研究。」
曲目:
【病中吟】 又名《安适》或《胡适》,是刘天华的处女作,曲名即“人生向何处去”之意。 作者当时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人生安适的感叹,逆境中的挣扎和走投无路的痛苦,都倾注在乐曲中。但这并不是一首绝望的悲歌,而是有所期待的,感人至深的内心独白。刘天华先生说,“病中吟”并不是生病的意思,而是心中苦闷如病,是心中苦闷而产生的歌。
【月夜】此曲是刘天华于1918年夏季某夕阳下纳凉时触景生情而作的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乐曲,表露了作者热爱自然景物的感情和美好理想。作者把月白风清的意境写得 如诗如画,入情入理。是二胡曲中情景交融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是雅俗共赏的 典范之作。
【苦闷之讴】 此曲是刘天华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作者曾对这首乐曲作解:“意为苦中作乐”。 因此,又名《苦中乐》。作者为发展国乐事业竭尽了全力,但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他用生动的音乐语汇将苦恼和愤懑的情绪倾诉出来。作品以大量的连弓附点十六分音符来表达作者心中的苦闷和烦乱,在创作手法上堪称一绝。
【悲歌】 忧心忡忡 悲情忿忿。《悲歌》又名《处世难》,1927年创作。大凡悲歌之类, 往往情绪压抑怨愤,音调哀愁低沉。是刘天华内心情感强烈表露的产物。
【良宵】 原名《除夜小唱》,二胡曲。刘天华作于1927年,是他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 曲。乐曲表达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当时,国乐改进社刚成立。1927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
【闲居吟】 刘天华作于1928年暑假,乐曲带有假日休闲的生活意趣。整首曲子旋律清妙动听,在体现作者返朴归真、怡然自乐的同时表达了对事业的思虑及未来的憧憬。悠闲中缺少欢乐;安居中显得空虚。这便是刘天华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空山鸟语】 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 极富形象性的作品。这首曲子是刘天华先生十大名曲里在二胡技巧上最为独特创新的代表作。
【光明行】 刘天华作于1931年春。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乐曲表现了宏大的气势,讴歌了追求光明的勇士和他们所追求的光明。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巧妙而智慧地运用主和弦的分解进行构成的号角式音调,令人叹服。 作者在这首乐曲中首次用了功能性很强的五度关系的转调,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
【独弦操】 《独弦操》创作1932年月1月,当时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不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刘天华先生对祖国的前途忧心忡忡,为此写下了这首乐曲,并命名为《忧心曲》。因为均用内弦演奏而定名为《独弦操》,这一奏法进一步丰富 了二胡的演奏技法。
【烛影摇红】 创作于1932年5月,它是刘天华先生的最后一首二胡作品。作者借广东小曲中的标题用三拍子写成,是一首舞曲,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派华丽、辉煌的舞会场面。 乐曲情绪欢快,旋律流畅,使人陶醉;但此曲在华丽、激情的曲调中蕴含着悲哀和惆怅,其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听松】《听松》是民间艺人阿炳原创的一首著名的传统二胡曲,阿炳本人这样解释:“ 南宋时期,金兀术为岳飞所败,趴在无锡惠泉山下的听松石上,俯听宋朝追兵的声音,故名《听松》。”又名《听宋》。 乐曲通过松涛借物咏怀,在赞颂民族英雄岳飞军威的同时,倾注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坚定自信的意志,歌颂了中国人民青松般高洁的民族气节,钢铁般坚强的斗争意志和战胜敌人的英雄气概。全曲气 魄豪迈,刚劲有力。
【寒春风曲】 通过对初春寒风的描绘,表现了阿炳苦难坎坷抗争的一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 憬。《寒春风曲》旋律跌宕起伏,刚柔相济,深刻地表达了作者悲苦坎坷的一生,倾吐了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以及对光明的向往。从曲名看是描写春天所吹的寒风,而乐曲本身让人感受到的是被压迫的沉重哀叹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