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369会网 >> 舞剧音乐演唱会 >> 北京 >> 其他演出 >> 正文

2009年7月10日北京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昆曲《一六九九·桃花扇》

发布人:haixianbaobei    更新时间:2009/6/23 0:15:59    点击数:1406

 ●时间:2009年7月10日 - 2009年7月12日

●场馆: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票价: 80/120/160/260/360/480

●演出介绍:

主演: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柯军、单雯、罗晨雪、施夏明等‏

  中国昆曲的经典剧目《桃花扇》,是清朝初期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历时十余载、三易其稿完成的巨作。写成后,一时洛阳纸贵,连康熙皇帝也钦点剧本御览。它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最高成就,可谓中国古典传奇的巅峰之作。

  《1699•桃花扇》严格按照孔尚任原作演出,导演田沁鑫请来世界级著名艺术家前来助阵,合力打造一部时尚化、主流化、国际化的传世杰作:台湾文学大师余光中担任文学顾问;2002年韩日世界杯开幕式总导演、韩国“国师级”导演孙振策则担任外籍戏剧顾问;服装设计是曾以《荆轲刺秦》一片夺得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的服装设计师莫小敏;在舞台视觉方面,昆曲《1699•桃花扇》请来了长期旅美的萧丽河,她是亚洲唯一的女性舞美兼灯光设计师,曾囊括了所有中国舞台灯光大奖;曾经多次为宫崎俊作曲的日本著名作曲家长冈成贡为《1699•桃花扇》创作了主题曲,看过戏的人评价:“该剧的唱腔,即使外行也能听出美妙!”此外,现今最负盛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年近七旬的名旦张继青,是《1699•桃花扇》的艺术顾问。

  该剧舞台设计力求简洁空灵:舞台中间是一个6米×6米的庭院式小台,从而营造出一个流动可变的空间。舞台两侧回廊上喷绘了堪比《清明上河图》的明代画作《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巧妙地藏在舞台之上;通过灯光变化时隐时现,观众可以透过背景布看到舞台后侧庞大的乐队,这使剧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到充分的展示。镜面地板映出清晰的人影,为剧中人物泛舟秦淮水面,营造出波光粼粼的效果。戏里有戏、台中套台;舞台上,天、地、人巧妙地融合为一体。

  和一般戏剧的“求新”不同,《1699•桃花扇》更像在“复古”,它犹如一个美妙绝伦的流动的“昆曲艺术博物馆”。全剧近60名演员穿着的200多套戏服,都由遍布于“刺绣之乡”镇湖的上千绣娘完成,这些服饰件件都是艺术品,穿在演员们身上,就像是一座座流动的博物馆。此外,舞台上还将集中呈现奇珍异宝:已流失200余年康熙年间的曲谱再度由新人唱响,还有当代“刺绣皇后”姚建萍亲手绣出的戏服、昆曲大师俞振飞题写的折扇、名师祖传的头饰、明代家具等。

  排练期间,江苏省昆剧院的四代昆曲传人日日夜夜在一起切磋技法、传承艺术,共同精心打造《1699•桃花扇》。届时,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柯军四朵“梅花”将在舞台上同时绽放,三代昆曲演员同台演出,名师、高徒群英荟萃,唱念做打,相得益彰。

  《1699•桃花扇》的导演田沁鑫曾执导《生死场》、《狂飙》等著名话剧,这是她第一次执导昆曲。虽然成年以后专业学习过京剧,而且是京城话剧界的大腕,但她从小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昆曲迷。田沁鑫介绍说,昆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精神在现实中活的体现;昆曲之美,就在于它的和谐之美。《1699•桃花扇》采用宏大的叙事方式;它有历史剧的味道,也有纯情的动人之处,它最忠实、最完美地再现和还原了昆曲盛世的和谐之美。 

●剧情简介:

  该剧围绕着一把桃花扇展开,全剧“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巧妙地将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和南明王朝的政治衰败的现实统一起来,发人深省,引人回味。

  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侯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结交复社。香君识破阮大铖的圈套,坚决退换妆奁。阮大铖诬告侯方域暗中勾结左良玉背叛朝廷,迫使他逃离南京。

  崇祯自缢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重新得势。他们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名曰桃花扇。

  清兵南下,史可法独木难支,清兵长驱直入,南明王朝灭亡。

  几经波折,侯、李又得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

  栖霞山上张道人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桃花扇损裂,侯、李出家入道……

●江苏省昆剧院简介:

  江苏省昆剧院成立于1977年11月,前身为驻南京的江苏省昆剧团。剧院从成立至今,为继承、繁荣昆剧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培养出了张继青这样的昆剧代表性演员。

  该院挖掘整理、改编、创演了一些经典大戏,如《十五贯》、《西施》、《李慧娘》、《墙头马上》、《关汉卿》、《吕后篡国》、《李太白与杨贵妃》、《鉴湖女侠》、《朱买臣休妻》、《烂柯山•痴梦》、《牡丹亭•游园、惊梦》等,还有创作的现代戏《活捉罗根元》、《东风解冻》、《黄河前哨》等;这些剧目在艺术上都作了有益的探索,曾多次出省巡回演出和参加全国性的昆剧会演活动,在海内外受到普遍好评。

  几十年来,剧院艺术骨干以“继”字辈演员为核心,他们是张继青、姚继焜、董继浩、范继信等;1970年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即“承”字辈)毕业生分配进团,此后又涌现出像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等一批优秀演员,在1985年的毕业生中,又培养出孔爱萍、柯军、龚隐雷等优秀青年演员。全院拥有6位戏剧“梅花奖得主、诸多一级演员,先后赴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成为实力强大的文艺团体。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369会网 上海今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86-21-51001710 传真:86-21-51615922 地址:上海虹口区新市路
支持单位:上海顾客满意度评价中心 上海全球事件经济研究中心
法律顾问: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 李佩芳律师
沪ICP备06051309号 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