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3日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昆曲《西厢记》
发布人:haixianbaobei 更新时间:2009/11/6 0:10:03 点击数:343●时间:2009.12.13
●场馆:梅兰芳大剧院
●票价:50/80/120/180/280/380/580/680/980/1000(7人套票)/1880/2080
●演出介绍:
演出团体:北方昆曲剧院
北方昆曲剧院成立于1957年6月22日,地处中国北京,是中国专业昆曲表演艺术团体之一。
50年来,剧院以保护、继承、发展、革新昆曲艺术为根本宗旨;以古今相因、革故鼎新为艺术创作思路;以弘扬北昆之豪放,取法南昆之绵长为艺术特色,传承,整理、改编、移植、新创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秀的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题材的剧目,培养了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优秀专业昆曲演员,能够承担各类昆曲剧目的创作和演出。
昆曲《西厢记》简介:
《西厢记》为四大古典戏剧名著之冠,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古戏扛鼎之作”、“北曲压卷之作”。该剧讲述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其文辞之华丽、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有“花间美人”的雅称。
北京在元代被称作“大都”,而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就是大都人。《西厢记》的各种演出版本一直不绝于舞台:金代的董解元版、现代则有京剧的张君秋版、昆曲的马少波版、越剧的茅威涛版……但此次演出的“大都版”将是内容和形式上最接近王实甫原著精神的作品。
据北方昆剧院院长刘宇宸介绍:“此次剧本从原著的5本21折压缩到3本12折,分上下本演出,而且首次出现了‘楔子’的样式。”经过重新编排的《西厢记》,保留了原著的故事原貌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每一个段落都表现得更加优美细腻,意境上也更加诗意隽永。
“大都版”《西厢记》的主创可谓“豪华阵容”:导演郭小男曾执导过越剧《梁祝》和话剧《秀才与刽子手》,为古典题材时尚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舞美设计黄楷夫拥有话剧《商鞅》、京剧《宰相刘罗锅》等众多成功的舞台作品;剧本改编王仁杰是国家一级编 剧,曾获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作曲杨乃林代表作品有京剧《大唐贵妃》、《梅兰芳》等;指导教师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胡锦芳。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该剧的舞台意象如《西厢记》的唱词一样空灵、悠美:舞台上搭建了一个玻璃式的表演平台,一桌二椅的简单道具,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传统戏曲固有的虚拟表演空间,周围的亭池楼阁既生动又古朴。同时,该剧还在追求时尚和唯美方面做足了功夫:通过LED灯、浪漫的桃花、柔情的水波和富有寓意的莲花等精妙设计,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扮演张生、崔莺莺的王振义和魏春荣是北昆的“当家小生”和“当家名旦”,也是获得过梅花奖的“国宝级”昆曲演员。导演郭小男说:“王实甫的词曲都已经很唯美了,魏春荣、王振义两位“梅花奖”得主的领衔主演,使该剧更加唯美!”
在表演上,该剧恢复元杂剧“一人一折”的演出体制。“一人一折”的形式使观众接受起来相对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剧组“变短处为长处”,使用了合唱、伴唱、帮唱、背景式对唱等手段,使“一折一人主唱”变得丰富多彩而有魅力;让歌唱丰富起来的同时,白的部分则强调其表演性、情节性和人物性,尽力回归元杂剧的精神原貌。此外,“大都版”《西厢记》则全部使用北曲。南曲的特点是“字少腔多”、婉转悠长;而北曲则是“字多腔少”、节奏更加鲜明,听起来“铿锵有力”,更加符合杂剧的感觉。
该剧的服装设计也不同于传统昆曲。以往昆曲不论是何剧目,人物服装一律是明代风格。而此次根据《西厢记》故事实际发生的朝代,制作了具有唐代风格的戏装、头饰,表现出唐代开放、大气、雍容华贵的总体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