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369会网 >> 艺术文化展 >> 北京 >> 正文

2008年1月26日-3月29日北京夏星作品展

发布人:chenqingqing    更新时间:2008/1/11 12:01:36    点击数:621

●活动开始时间:2008年1月26日

●活动结束时间:2008年3月29日

●活动地点:北京麦勒画廊

●活动安排:

      艺术家: 夏星

      开幕酒会: 2007年1月26日,下午4:00 - 下午7:00

      开幕时间:2007年1月26日,下午4:00 - 下午7:00

      展览时间:2008年1月26日 - 3月29日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1:00 - 下午6:30

      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很高兴能第二次举办中国艺术家夏星的个展。继北京艺术文件仓库(CAAW)《2004》和卢森麦勒画廊《2005》系列展之后,这次在北京呈现给大家的是夏星的《2006》系列。

      新的报纸、新的报道每天涌现,如同潮起潮落,文字和图像的洪流冲刷着读者脑中之前储存的信息,艺术家夏星(1974年生于新疆石河子,现生活在北京)从2004年开始创作的图像系列,是对这一遗忘洪流的介入。他选取自2003年11月开始发行的《新京报》的头版照片,将照片场景基本原搬不动地用油画颜料以常常较为粗大的笔触画到尺寸始终一样的画布上(70 cm高,100 cm宽)。

      夏星的每个年度系列包括60幅左右作品,每幅作品以相应的报纸发行日期为标题。带有照片及相关文字的报纸原件,原则上亦是作品的组成部分,但不必与作品同时展出。

      夏星的作品让时间在想像中逆行,它们颠倒了新闻照片的原则。报道每日新闻的照片应该尽快地将被摄事件传导给读者,与被记录事件的时间距离越近越好,而夏星却重新拾起“昨日黄花”,并赋予了它新的功能。图像在脱离了具体的新闻大标题后,他的作品系列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注、激愤和感动是如此的转瞬即逝。反复出现的一些主题,如政治家的会面、人群的聚集、警察的干预、矿难和环境灾害,给了那些瞬息万变的时事要闻一种连续性,使那些轰动标题回头看去失去了其轰动力。

      艺术家在重现政治权力场景时采用平板、近乎单色的色调,在表现人的苦难或幸福的场景中,画家对人的脸部乃至背景处理则常常采用闪烁跳耀的色彩组合。正是画面中粗重而富于表现力的笔触以及色彩的强度将一种骚动不安的状态带入了画面,不少作品袭用了新闻图片原有的俯视或仰视角度,更是加强了这种不安的效果。

      画面尺寸的统一,是夏星年度系列作品明白无误的艺术声明。不管所参照的新闻图片内容是什么,所有场景一律被纳入一个统一的宽幅尺寸中。展出时比较紧密地挂在同样高度,更使作品系列有了一种群体归属感。“我想消解我们对事件的重要性和不重要性的习惯上的判断”,夏星这样说。政界的显赫人物也好,普通矿工也好,人的悲欢离合也好,腐败丑闻、股市起落也好,夏星将它们排入图流之中,使它们成为循步前行的历史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或通过报纸听闻着这个历史。画家代表性地将其中的某些事件拾取出来以免它们被遗忘,在绘画过程中重新唤起对它们的记忆,通过选择作画技法为它们加上了个人色彩。夏星作为一个绘画者,通过选择这种与所画对象有着不可回避的近度的绘画,做了类似于历史纪录员的工作,不仅消息本身,事件(以及事件所涉及的人物)与观看者之间产生的思想情感联系亦得以保存
活动开始时间:2008年1月26日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369会网 上海今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86-21-51001710 传真:86-21-51615922 地址:上海虹口区新市路
支持单位:上海顾客满意度评价中心 上海全球事件经济研究中心
法律顾问: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 李佩芳律师
沪ICP备06051309号 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