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369会网 >> 学术交流会 >> 北京 >> 正文

2016年5月16日-18日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

发布人:许玲燕    更新时间:2015/12/18 13:35:12    点击数:488

[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中文):  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
所属学科:  自然地理、城市与区域地理,环境地理与全球变化,空间科学
开始日期:  2016-05-16
结束日期:  2016-05-18
所在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城市:  北京市     朝阳区
具体地点: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重要日期 ]
摘要截稿日期:  2015-11-30


[ 会务组联系方式 ]
联系人:  :刘九良、王萌、李新武
联系电话:  +86 10 82178911, 82178959, 8217 8100
传真:  +86 10 8217 8959
E-MAIL:  eo-bar@radi.ac.cn
会议网站:  http://www.casad.cas.cn/doc/16244.html

会议背景介绍: 
    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将于2016年5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该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我国有关部委、国际学术组织共同举办,将从空间角度为关注和从事一带一路研究的人员提供全新的视野,为一带一路空间观测的学者提供一个全方位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在此,我非常荣幸地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参加这一富有特色的大会,共襄盛举,共商未来。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描绘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蓝图。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联起来,可共同打造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一带一路”是一个突破性、全局性、我国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具有范围广、周期长、领域宽等特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格局和发展潜力进行宏观、动态分析,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基础性、宏观性科学数据具有重要意义。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客观获取数据的特点和能力,是实现环境观测的有效手段,亦可为沿线国家提供空间信息技术支持。
    “一带一路”地域广泛,涉及国家和人口众多,面临许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国家和利益相关机构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应对。通过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推动空间信息共享与技术合作交流,开展对地观测技术对一带一路的空间认知,是实现“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届时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国内的代表将聚集一堂,交流利用对地观测技术认知“一带一路”的进展与成果;研讨“一带一路”国家在对地观测领域的发展和活动;开展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保护,空间减灾技术与共享平台,资源与生态环境等方面学术交流;在研讨的基础上寻求合作机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征文范围及要求: 
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诚征与下列议题相关的论文摘要:
专题1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
  综合对地观测系统
  卫星星座与虚拟地面站网
  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遥感卫星数据处理与应用的能力建设
  空间信息应用的区域合作机制
专题2 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观测
  干旱区水资源禀赋与可持续利用
  农业结构空间格局和农业发展机遇
  主导性中心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
  生态系统的空间和时间演进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专题3 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观测
  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
  海岸带可持续性发展与利用
  海洋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沿线国家海洋灾害
  全球海洋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
专题4 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世界遗产地保护
  城镇化空间格局与演变
  人口迁移与环境变迁
  自然与文化遗产探测、监测与保护
  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形态数字化重建
  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信息管理平台
专题5 空间减灾技术与共享平台
  重大自然灾害信息提取
  灾情信息产品快速分发与集成
  灾害时空信息产品与技术共享平台
  减灾应急响应机制
专题6 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与适应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环境变化与对策
  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环境变化与对策
  海平面上升对区域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369会网 上海今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86-21-51001710 传真:86-21-51615922 地址:上海虹口区新市路
支持单位:上海顾客满意度评价中心 上海全球事件经济研究中心
法律顾问: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 李佩芳律师
沪ICP备06051309号 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