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369会网 >> 学术交流会 >> 北京 >> 正文

2016年6月14日-16日第八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会议

发布人:mamei    更新时间:2016/6/13 16:18:34    点击数:1081

[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中文): 第八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会议 
所属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政策
开始日期: 2016-06-14
结束日期: 2016-06-16
所在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城市: 北京市     海淀区
具体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组织结构 ]
会议主席: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杨开峰教授 美国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分校公共事务与管理学院院长 马克 霍哲教授

[ 会务组联系方式 ]
联系人: 麦秋林女士
联系电话: 86-10-82502103
传真: 86-10-62516240
E-MAIL: maiql@ruc.edu.cn

会议背景介绍: 
第八届中美公共管理国际会议将于2016年6月14-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前七次会议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公共治理转型与公共价值:过程、机制与效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努力发展新的治理框架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随着国家与地方治理的实践创新,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不断提出新的理论与分析框架。虽然公共治理的所有框架都强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平衡,注重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不同,国家能力、法治和对政府的问责约束不同,各国治理转型的路径、动力、机制以及效果存在差异性。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以及治理腐败,等等。推进中国治理转型,需要就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化研究。

本次会议关注于全球范围内的公共治理转型问题。我们诚邀中国、美国及世界各地的学者们踊跃投稿和参会。我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才能成功推进创造公共价值的治理转型?成功的治理转型过程存在哪些共性特征、程序和机制?具体议题还包括:治理转型和公共价值的关系是什么?成功的治理转型过程具有哪些共性要素、程序和机制?在治理转型过程中,如何推进政策学习、政策创新和政策扩散?推进治理创新需要建立何种政治与社会机制?哪些新的工具、手段和知识能够有所裨益?如何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哪些战略与激励机制应被运用于治理转型?如何增进政府间的合作?如何评价治理的创新?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比较的视角尤为可嘉。
 
会议主题: 公共治理转型与公共价值:过程、机制与效果
论文内容应围绕(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公共治理转型与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2)治理转型的战略、过程、机制与效果
3)公共治理转型的中国经验和国际比较
4)地方、城市、社区治理创新
5)公众参与、非营利组织与社会治理
6)府际关系与治理
7)行政改革与政府职能简化
8)公共治理工具、新兴技术与大数据
9)公共治理绩效评估及循证政策
10)公共价值的创造、问责、透明度及信任
11)合作、网络构建与公私伙伴关系(PPPs)
12)公共治理融资
13)城市化、土地及规划
    会议期间,还将组织公共管理院长论坛、公共管理期刊主编论坛(邀请国外、国内重量级公共管理类期刊主编与会)、青年学者工作坊、女性主义与公共管理论坛。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369会网 上海今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86-21-51001710 传真:86-21-51615922 地址:上海虹口区新市路
支持单位:上海顾客满意度评价中心 上海全球事件经济研究中心
法律顾问: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 李佩芳律师
沪ICP备06051309号 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