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369会网 >> 学术交流会 >> 北京 >> 正文

2016年4月8日-10日第四届多模态神经影像与人脑连接组学专题会议

发布人:mamei    更新时间:2016/4/7 17:26:49    点击数:595

 

[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中文):  第四届多模态神经影像与人脑连接组学专题会议 
所属学科:  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
开始日期:  2016-04-08
结束日期:  2016-04-10
所在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在城市:  北京市     海淀区
具体地点:  北京师范大学脑成像中心会议室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脑成像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

[ 会务组联系方式 ]
联系人:  孙晓艺:18210738699;徐悦华:13893351022;刘 瑾:13521194547 解亚超:15210969015;赵腾达:18633618186;陈晓丹:15201193778
E-MAIL:  connectome.training@gmail.com

会议背景介绍: 
 近年来,人脑连接组学已成为了当前国际神经科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之一。2012年12月底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将人脑连接组学列为2013年最为值得关注的6大科学领域之一。在人脑连接组学的基础上,奥巴马政府于近期提出了宏伟庞大的“脑活动绘图”计划,旨在进一步揭示神经元细胞及其环路的结构与功能。
  目前,针对活体人脑的连接组学研究主要采用不同模态的神经成像技术(如脑电、脑磁、结构、功能和扩散磁共振成像以及近红外光学成像等)。 基于这些神经影像技术的海量数据可用于提取活体人脑的全脑结构与功能连接模式,图论方法则可进一步用于揭示这些脑网络的组织形式及其拓扑性质。这种计算与分析框架可用于发育、老化及神经精神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等)的研究,能够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人脑的工作机制以及脑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更可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价提供新的影像学标记。由此可见,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人脑连接组研究具备巨大的科研价值和应用潜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类研究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需要研究者具备多个学科的基础背景知识,其具体实现则涉及诸多计算步骤,过程相对繁琐,为部分研究者开展相关工作造成了一定困扰。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别举办“第四届多模态神经影像与人脑连接组学专题会议”,时间为2016年4月8日- 4月10日。本次会议将立足于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重点针对人脑连接组学的方法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授课教师均为当前国际复杂脑网络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 内容涵盖从最基础的磁共振成像原理、影像采集、数据处理方法到脑网络构建分析以及应用示例,还将讲授神经影像脑连接组学文章撰写与评审相关内容。我们将安排充足的研讨答疑时间以便学员和教师交流互动,并会进行分步式的实习操作指导,力求为学员做出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提供切实帮助。
  此次会议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从事神经影像、认知神经科学和临床研究的相关人员,相信大家一定会获益匪浅。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7-2013 369会网 上海今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咨询热线:86-21-51001710 传真:86-21-51615922 地址:上海虹口区新市路
支持单位:上海顾客满意度评价中心 上海全球事件经济研究中心
法律顾问: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 李佩芳律师
沪ICP备06051309号 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